走马观花读圣经: 三.古迹寻踪(2)

3.2 国度的样式 (创世记1:1-2)

我们首先来到圣经第一卷书 – 创世记。我们可能要在这里多停留一会儿,因为这里是一切的起点,以后您会看到,这里也是一切的终点,只是当我们再回到这里的时候,这里的布局会有很大的变化—-先别问,您以后会有惊喜。

圣经从一开始就宣告:“起初,神创造天地。。。”(创1:1)

这一宣告,标志着那条黄线的开始,启示万物的来源,更启示神自己在一切被造以先,和万物有本质的区别,并为后边神进一步的自我启示留下伏笔 – 神是三而一的神(神,神的灵,神的道-“神说”),这条线走下去就有点远了,而且奥妙无穷,咱先不走这条线,还是回到与兰线有关的内容上。

我们首先看到的是“六日”的创造……. 哎,俺看见有人走不动了,绕着这“六日”转圈圈,寻摸着到底是“六个24小时呢,还时六个阶段呢…….”

唉,那位弟兄,您别走得太快,把您的望远镜借来用用,俺知道您带着呢。

先看一下这部《创世纪》是在啥时候写的啊,标签上注着:约公元前1600年,写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到迦南的路上。

举起望远镜,调好焦距: 1600BC+2008AD=3608年,调好了,让咱看看这3600年前的人长得啥样,哎呦,瞅见一个,跟咱长的差不多,好象脸上毛多一点,莫非是还没“进化”好?

嘿嘿,您说俺胡说?您对了,咱看到的是一群蛮夷,胡子比头发还长,现在这伙人还是这个长相。

俺借望远镜的目的,不是看他们长什么样,而是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,想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卷书的,他要表达什么意思,说明什么问题。

当咱面对这卷古老书卷的时候,首先要分清的是哪些是作者当时“想要表达的原始意思”,哪些是我们现在“想要知道的引深意思”。如果作者在我们要‘引深’的地方毫无兴趣,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从他的字里行间找到我们‘感兴趣’的答案,您同意吗?

《创世记》这卷书是摩西当初写给那些在旷野里饥寒交迫,对自己前途命运充满疑惑的以色列百万之众的。当我们要追踪作者“想要表达的原始意思”时,我们首先要看“当事人”,也就是圣经的“原始听众”想要知道的是什么。这就是解经时要用到的“历史方法”,咱就需要借助望远镜,遥望一下3600年以前原始听众所关心的问题,从中可以知道作者为解决原始听众的问题,所要表达的“原始意思”。

俺说过,不深挖宝,这里只是顺便提一下,3600年前的人本来在知识上就还没有开化,而以色列人更是在埃及作奴隶的,被埃及文化洗脑400多年,他们被灌输的是,只有法老代表神的形象,世界是法老的,一切都是为法老创造的,在以西结书里记载,法老就大颜不惭的说:“这大河(可能是指尼罗河)是我造的,是我为我自己造的。”

在这种存在观的束缚下,以色列人只好给法老乖乖当奴隶,现在一时头脑发热,跟这充其量也就算个农民起义的领袖跑出来了,是否是犯上,违背天理啊。 再说了, 人家埃及的神可多了,虽然看起来好像惹不起我们的神,可他们惹得起咱呢,万一咱的神一不留神没看住咱,叫那埃及的神给逮会去,那罪过肯定不好受. 所以他们越嘀咕越不嘚劲,越琢磨越不踏实,就越走越没劲,再加上爬雪山过草地的日子很艰苦, 所以他们把在埃及当奴隶的苦日子忘了,光想着在埃及能吃上什么黄瓜韭菜,蒜苗泡菜5的,整天苦苦涕涕的闹着要回去,你说这几百万人要是闹腾起来,这让人闹心不闹心.

所以呀,神首先要做的是纠正他们的世界观: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,才是独一的有大能的真神,埃及那些神都不过是一些土鸡瓦犬之类的窝囊废,你们怕它们干哈呀? 还有啊,我们的神是创造的神,人人都是照神的形象创造的。。。不仅如此,神的创造是有目的的,那就是为了你们这群被神拣选的族类 (再往下挖,俺就需要换放大镜来看细读经文了。)

有一点咱一定非常清楚,老摩西在这个生死关头,不会有心思给百万晕头转向的以色列人讲天体力学,他就是想讲,3600年前的摩西能讲出什么来,您也可想而知。所以很明显,老摩西对“一天是多长”没有兴趣解释。当今被现代科学武装到牙齿的读者们,硬是想要从这几节圣经里找到弦外之音,就实在太困难了。

所以,圣经学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,我们目前无法从这几节圣经中判断这段时间的具体长短,因为圣经没有这方面进一步的信息,也没有刻意要回答这个问题。

得,俺知道您对这个解释不满意,您有高招吗?

如果您要说那六日就是六个24小时,俺也不反对,只是要提醒一下:到第四日,神才造光体,“可以分昼夜,作记号,定节令,日子,年岁”(1:14)。您要是说前面三日也是用这些光体定“日子”,您就得负责在神没造它们以前,从神那儿借来几天先用用。

如果您要说那六日是指六个漫长的时期,俺也不反对,只是不知道您咋解释“有晚上,有早成,是第N日”。

哎,俺听见有人偷偷笑呢,“听起来这老头好象相信神导进化论。。”。 您又瞎猜了,您必须先把“各从其类”这四个字从每日的创造中划掉,再提神导进化论,否则,您就把这歪论扔远一点吧。

那六日到底是咋回事?您别去问别人,没人能告诉你真正的答案,您就来俺这儿打听吧,俺偷偷告诉你啊: 不知道!咋。。。您急什么呀?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人家小姑娘刘胡兰(可能又没几个人认识她,到网上搜一下),面对铡刀把知道的都敢说不知道,俺咋就不能把真不知道的说不知道泥?

您要是还不往前走,紧围着这六天转悠,俺可要向哪个姐妹借个化妆用的小镜子用了,那镜子拿在人家手里照出的是个美人,要是拿在俺手里可就成照妖镜了啊,俺说的是照你,想什么呢你啊。

您真想把“时间”这个问题解决清楚了才肯往前走吗?那好,俺问你:

时间是什么?

您要是能回答这个问题,您一定比苏格拉底还聪明。当有人问苏老的时候,您猜人家苏老怎么回答:

“你不问我的时候,我知道时间是什么。你一问,我就不知道了。”

的确,时间对于人类一直是个即准确又模糊的概念,当我们不考虑时间本身时,我们往往把时间作为一个恒定不变的尺度来衡量“时间”,这是经典力学下的时间概念。近代力学特别是相对论的发现,证明时间不是常数,而是随参照系而变化的,传说已久的“时间旅行”再也不是什么科幻,而成为近代哲学讨论的一个严肃话题。这些都为“时间”这一概念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。当神起初造天地的时候,谁也不知道他是按什么参照系说的,自从造了人以后,人才用神造的‘光体’定时令,参照系才定在地球上,但这已经是第六日以后的事了。

所以说啊,人类至今仍对“时间”的科学定义处在启蒙状态,用圣经的话说:咱就别为疑惑的事争论了。圣经又说了:“我如今知道的有限,到那日(与神面对面的日子)就全都知道。”(林前13:12b). 既然您也还整不明白什么是“时间”,就别在这里费“时间”了,您还是先饶了摩西吧,别追问他六日是多久这件事了。这儿不是俺要带您们看的重点,咱快点往前走吧。

咱换个角度,从弦外之音里绕出来,看看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吧。要用一下放大镜了,从文章结构来分析作者的意思,这就是解经人经常使用的“文学方法”。

六天的创造所要表达的是神做事的样式:

从混沌 — 到有序 (第一日到第三日)
从空虚 — 到充满 (第四日到地六日)

前六日,都是“有晚上,有早上”,每个创造都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, 神是一切的创造者,人是神最杰出的创造 – 有计划,有目的,并讲自己的形象造在其中,不仅仅是“好的”,而且是“甚好”。

到了第七日,神就安息了。没有晚上,也没有早上。

什么意思? 就是说,如果创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,则安息是创造的目的,有始却无终。

神安息不是去睡大觉了,而是停止了一切创造之工,精心的护理着他所创造的一切,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杰作 – 人的身上,他要人和他一道进入安息。

神为人造了一个园子,
神把人安置在园子里,
神供应他们一切的需要,
神为他们设立婚姻,
神赐给他们权柄征服其它被造物,
神训练他们分辨好和更好(因为当是没有恶),
神为他们权柄的保障设立规定 – 那棵分别善恶的树

许多宗教都认为享受是罪,但从神造人的旨意来看,神希望人享受他所造的一切丰富,包括吃喝观赏,鸟语花香,风景秀丽, 夫妻恩爱,天人合一,而且不冷不热的. 连衣服都不用穿, 布票都省了,多好啊. 这还不算完呢, 亚当夏娃走在园子里,比国家元首视察民情气派多了, 那国家元首还得提心吊胆的,万一有反革命分子背后来一枪,可就不好办了, 所以得前呼后拥的挤巴着,多不方面呢. 人家亚当用不着担心这些,”怕”这个词在他们的字典里还没发明呢. 因为各种动物都乖乖顺服在他们的权柄之下,狮子老虎也都温温顺顺的在他们面前磨来噌去的. 你看,人在神的慈爱中永享安息,有这小日子过这,你还想啥呀? 人生要是老这样, 多美呀…….

如果故事停在这里,那该多好啊。。。。

但是,好景不长,我们走到下面一章的时候,就看到这个好端端的国度样式被罪彻底毁坏了。。。

发布评论